2019年11月5日01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四十九顆北斗導航衛星。該衛星發射成功,標志著北斗三號系統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全部發射完畢。
“獨家”軌道 區域導航精度再提升 并搭載新型原子鐘
“IGSO-3軌道被稱為北斗“獨家”軌道,布局三顆衛星。
在國際上,無論是GPS,還是格洛納斯等導航系統都沒有設計該軌道的衛星部署。
北斗特有設計 體現中國智慧與創新 我國于20世紀后期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三步走”發展戰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三號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北斗三號導航衛星系統由MEO衛星(地球中圓軌道衛星)、GEO衛星(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IGSO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三種不同軌道的衛星組成,包括24顆MEO衛星,3顆GEO衛星和3顆IGSO衛星。
這種由中國獨創的三種不同軌道混合星座布局設計,是北斗系統獨有、國際首創,既能覆蓋全球,同時又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和導航服務。其中,北斗所具備的短報文功能更是“獨門絕技”,成功把導航和通信融合在一起,可以實現雙向通信,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與創新。
“長三甲”長征系列火箭的“勞?!? 本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17次飛行。其中,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共成功發射106次,約占我國運載火箭發射次數的三分之一,堪稱我國運載火箭的“勞?!薄?
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號首發星順利升空、成功入軌,開啟北斗系統全球組網新時代。兩年時間,工程7大系統、300多家參研參建單位、數萬名科研人員心連心、肩并肩、圓滿完成16次衛星發射任務,成功將24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和2顆北斗二號備份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目前,北斗三號系統建設已進入決戰決勝沖刺階段,后續還將發射6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全面建成北斗全球系統。
此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和配套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17次飛行。